欢迎访问赤峰市宁城县智慧城市网站
您的位置:  首页 > 政务公开 > 信息公开 > 类别二 > 正文

宁城县公安局牢牢把握“四个聚焦”推进“思想大解放、工作大提速、经济大发展”讨论活动走深走实

日期:2024-12-19 10:43 来源:宁城县公安局 次阅读

知常明变者赢,守正创新者进。宁城县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对照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,深入开展“思想大解放、工作大提速、经济大发展”讨论活动,重点聚焦全面深化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高效社会治理、营造公平法治环境等重点任务,全流程、多层面确保讨论活动走深走实。

一、聚焦全面深化改革,以智慧警务助推公安工作提速增效。

始终把科技兴警作为推进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,坚持问题导向,向改革要动力,向创新要活力。一是聚力打造智慧侦查中心。推动智慧侦查中心成为刑侦数据资源的集散地、手段集成的应用地和服务实战的主阵地。采用“侦办分离、快侦快破”的工作模式,实现信息研判由“各自为战”向“合成作战”的转变,助推警务侦破打击提质增效;二是聚力打造智能交通指挥中心。依托公安平台,实现电子警察全覆盖、数据资源全汇聚。选拔专业人才集中办公,深入研判为交通指挥和执法,掌握全县交通状况科学调配警力提供数据支撑,着力提升处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及交通事故效率。三是聚力打造大数据研判中心,依托“情指行”一体化运行机制,做强网安技术支撑,坚持“网上网下、科技与传统”结合方式,打破警种壁垒,构建大数据研判格局。

二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,以为民宗旨助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。

聚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进一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。一是着力优化政务服务。简化企业申报手续,推动下放行政审批权限,实现一站式审批办理。二是大力推广“互联网+公安政务服务”平台。除涉密事项和有特殊审批要求事项外达到100%“全程网办”,实现一次申报、全程网办、快速兑现。三是大力推广“一窗通办”,制定相应一窗通办工作运行机制。今年以来,政务服务中心审批办理企业相关证件300余件,旅馆业行业特种许可证12个。进驻同级政务服务中心4人,设有2个综合窗口,1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,16个派出所均开展“一站式”政务服务模式。四是推进高频交管业务下放。将部分简单高频车驾管业务向各乡镇派出所推进延伸,目前,全县各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损毁换领、遗失补领驾驶证、补换领机动车号牌等业务,提高车驾管业务进驻的广度、深度和温度。

三、聚焦高效社会治理,以创新思维助推基层治理转型升级。

围绕抓基层打基础、抓治理优服务、抓机制增活力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。将“六防五控四推进”强基工程作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核心推进建设。一是持续深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。县局班子深入基层派出所开展调研,规范设置派出所,细化三定方案,明确派出所职责、人员编制数、领导职数。目前,派出所所长均进入同级乡镇党委班子,169名民辅警担任村、社区副书记或主任助理。派出所警力达到“两个40%”要求。二是持续深化基层基础信息化进程。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,抓好信息采集工作,完善相关制度确保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有章可循。三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。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多元高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,着力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。建立12345热线与110报警台对接联动机制,今年以来受理12345热线工单157件,高效解决群众诉求。四是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。牢固树立“预防走在排查前、排查走在调解前、调解走在激化前”工作理念,积极发动群防群治力量,广泛收集问题隐患,拓宽排查深度,结合“两所三融”工作,分级建立工作台账,做到心中有谱,手中有策。

四、聚焦公平法治环境,以规范执法助推法治公安建设。

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“法治枢纽”作用,纵深推进法治公安建设。一是建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。实施集案件管理中心、接报案中心、执法办案中心、涉案财物管理中心“四位一体”的“一站式”集约化办案模式。推动民警办案从“单兵作战”向“集团作战”的转变。二是建强执法监督平台。依托相关执法监督平台,建立健全“县局—基层所队”监管架构,确保对全县公安机关警情、案件、人员、场所、卷宗、财物的全流程、全要素闭环式监管。三是构建执法监督体系。推行执法办案积分制,并结合相关平台构建积分评价体系。通过执法数量、执法质量、执法管理、执法效率等项目的总积分,量化考评民警执法办案,引导办案民警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。